“多年以后,你可能不记得组蛋白核心颗粒里面有哪些组蛋白,不会记得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进行细胞信号传导,但我们探索更深远未知领域的热情并不因此削减。”这段话不是小说的开头,也不是科幻电影的对白,而是安康市高新国际中学生物学霸苏国林,前不久获知自己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时的切身感受。
闭关两月 平均3天学完一本书
12月13日上午10点,华商报记者在安康市高新中学见到了高三学生苏国林。眼前的他,身材微胖,下巴留着短短的胡茬,笑起来眼睛一眯,有些像《家有儿女》里长大后的小雨。
同学们都知道他前不久刚刚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说起得奖的事,他显得很轻松:“我平时比较低调,不好显摆。备战高考才是当下大事。”
预赛在今年3月20日开始,全省共有两万多名学生参加,筛选出6000人参加5月15日的全国联赛,产生了35名一等奖,200名二等奖和300名三等奖。
这样的成绩对整个安康来说,也实属不易。因为多年来鲜有西安之外的学校能够获得此奖项,这也是多年来安康地区第一个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
为了准备本次比赛,高新中学特别为苏国林同学高薪聘请了生物金牌教练对他进行专门指导,在竞赛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开始了两个月的“闭关修炼”。“比赛主要考的是大学生物课的主要内容。我的指导老师在高三教生物,通常我都是一个人自学,但每天任何时间,我有问题可以随时问他,指导老师每天也会抽出时间来检查我自学的成果”他说,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除去吃喝拉撒和日常课业,所有的空闲时间基本都在自学,学完了大学本科生物学的11本教材,平均每本书都看了6遍以上。“看完第一章第二章,再反过来看第一章,3天一本书。”他说。
“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微生物学。”他笑着说,自己目前的知识还达不到考研水平,但以后去了大学,1年时间就可以把大学课程全部学完。
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
苏国林说,小时候他对生物并没有产生多大兴趣。直到他上高一的时候,奶奶生病,他确定了以后的方向:要当一名医生。“很多老年人因为并不致命的病,丧失劳动能力,让周围人嫌弃。尤其是慢性病,治愈后如何更好的康复,仍是现在医学的短板。”他说,那时候他就比较关注生物。去年的时候,学校邀请广东的生物专家型老师来学校做关于生物学习的讲座,就是这次讲座让他喜欢上了生物。
苏国林说,获得这样的成绩,要特别感谢高新中学给他的支持和帮助。当时自己担心:学校为我投入这么大财力支持,假如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怎么办?但是李康校长告诉他:只要你有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学校就会尽力的支持你,不要考虑获奖,纵然获奖也只是一个阶段的小结,更重要的是希望你通过这样的学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安康市高新中学除了苏国林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外,还有11人分获本次比赛国家级二、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安康市高新中学执行校长李康说:对于这次获奖,我们有着意料之外的惊喜,更有着情理之中的自信。意料之外的是这一赛事的获奖在过去基本上被西安地区所“垄断”,高新中学作为一个建校刚三年多的新学校,竟然实现安康地区生物竞赛“零”的突破;而意料之中却是高新中学自始至终的先进的办学理念,敬业求实的师资保证了学生全面提高,同时近百门素质课程的开展为学生特长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对苏国林这类有着极大潜力和特长的同学,学校更是不遗余力的为这些同学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提供更强力的帮助。这充分显示了高新中学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也是高新中学为学生打造多元化成才路径的结晶。
通过比赛 自学能力得到检验
本次比赛,苏国林的本校指导老师是余国民、魏凯老师。他们说,在全国性竞赛获奖,有利于苏国林取得知名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而他的成绩现在基本能稳定在年级前十,最关键的是,通过筹备本次比赛,他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检验。
余国民说,学校一直很重视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以后也会想办法与高等学院建立更紧密联系,让学生更多接触科学前沿的思想和更多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
谈起在比赛中的收获,苏国林说,他和其他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多年以后,你可能不记得组蛋白核心颗粒里面有哪些组蛋白,不会记得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进行细胞信号传导,但我们探索更深远未知领域的热情并不因此削减。”
“因为比赛,我们比其他同学学到了更多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切身感受到了快乐。知识可能会有遗忘,但是探索的激情、科学的思维方式会长久保留下去。”他说。 华商报记者 王磊
苏国林获奖感悟:
在我的每本生竞资料上,都写着“画一条起跑线”六个字,对我而言,生物竞赛是一个全新未知的领域,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到,学科竞赛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它有一种循循善诱的功用,让你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去探究未知世界的奥妙。
在此之前,我从未望着一朵花出神,从未剖开鱼肚皮玩赏一天,不断地探索带给我发现美的能力,使我在未来的旅程中,始终对未知充满充沛的热情和不竭的爱。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我清楚地知道这项事业对我热爱的家乡、对我正在崛起的母校意味着什么,身负众望,便没理由退缩,没理由裹足不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陕西省生物竞赛的领奖台上留下安康人的身影,没有愧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没有愧对“秦巴汉水,钟灵毓秀”,那句刻骨铭心的誓言。
不过,我也有我的遗憾,我止步于省队选拔的比赛当中,当我不得不放下我心爱的事业时,我第一次落泪,算是为六个月拼搏与汗水作一祭奠。
当然,我也有我的企盼,一代人未竟之事,只能由下一代人完成,安康的竞赛事业才刚刚起步,而我,对生物竞赛的全部热情又能献给我的学弟学妹们。
最后,回顾我来时的路,我仍激情满怀,展望未来的景,我信心满满。